1、抢夺罪数额较大是指什么
在国内刑法中所概念的抢夺罪中的“数额较大”,一般是指涉及到财产价值在1000元至3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公私财务的打劫行为。假如推行了这种打劫并导致财产损失达到上述金额,便可以被断定为打劫罪的既遂。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司法实践中对于具体的犯罪金额标准,会遭到包含但不限于区域经济进步水平在内的多种原因影响而产生变化。
《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一条
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参考当地区经济进步情况,并考虑社会治安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当地区实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2、抢夺罪数额较大是多少
关于抢夺罪“数额较大”的断定标准,在每个地域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区域将打劫公私财物的价值区间划定在人民币一千元至叁仟元以上,将此类情形认定为“数额较大”。当然,也有部分区域采取了其他更为严格或宽松的评估方法来界定这一犯罪行为。然而,无论怎么样,抢夺罪作为一种对财产权进行侵犯的犯罪行为,其犯罪数额大小无疑是决定是不是构本钱罪的重点原因之一。
《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使用方法律若干问题的讲解》第一条
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参考当地区经济进步情况,并考虑社会治安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当地区实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3、抢夺罪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样的
抢夺罪数额认定因地域而异。一般,1000 至 3000 元为“数额较大”,3 万至 8 万元为“数额巨大”,20 万至 40 万元为“数额特别巨大”,以当地法规为准。未达“数额较大”,但多次抢夺或针对特定人群,也会构成抢夺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根据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抢夺罪中“数额较大”一般指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抢夺罪。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的数额标准会依据各地经济进步水平等原因有所不同。